八语下第11课《核舟记》魏学洢.原文 +诵读+知识点+课件+习题

八语下第11课《核舟记》魏学洢.原文 +诵读+知识点+课件+习题

苻子越 2024-11-15 百科资讯 249 次浏览 0个评论

八语下第11课《核舟记》魏学洢.原文 +诵读+知识点+课件+习题

内容:

《核舟记》是明代魏学洢所作,是一篇关于核舟雕刻艺术的精美散文。文章通过对核舟的细致描绘,展现了雕刻家王叔远的精湛技艺和对美的追求。核舟以桃核为材料,雕刻出宫殿、器皿、人物、鸟兽、木石等形象,每个细节都栩栩如生,情态各异。作者通过对核舟的描写,不仅赞颂了王叔远的技艺,也表达了对中国传统雕刻艺术的热爱和尊重。

八语下第11课《核舟记》魏学洢.原文 +诵读+知识点+课件+习题

【知识点】

八语下第11课《核舟记》魏学洢.原文 +诵读+知识点+课件+习题

一、作者简介

魏学洢(约1596-约1625),字子敬,明末嘉善(现浙江嘉兴)人,著有《茅檐集》。

二、写作背景

本文选自《虞初新志》,记录了明代微雕大师王叔远创作的微型木雕艺术品——桃核舟。此枚核舟的船篷一侧有“明”字标志,是王叔远的简称。

三、文言知识积累

  1. 通假字: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(“有”同“又”,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)。
  2. 古今异义:如“约”、“高”、“比”、“神情”等词。
  3. 一词多义:如“奇”、“为”、“有”、“可”等词。
  4. 词类活用:如“中轩敞者为舱,箬篷覆之”(名词作状语)。
  5. 文言句式:如倒装句、省略句等。

【同步练习】

  1. 给加点字注音:器皿(mǐn)、贻(yí)、有奇(jī)、二黍许(shǔ)、箬篷(ruò)、糁之(sǎn)、峨冠(guān)、多髯(rán)、椎髻(jì)、篆章(zhuàn)、衣褶(zhě)、诎(qū)。

  2.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:因、象、贻、奇、语、比、类、夷、曾、简。

  3. 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。

  4. 选出意义相同的句子中加点的词。

  5. 判断虚词“之”的用法。

  6. 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。

  7. 文学常识填空。

  8. 参加“寻觅‘工匠精神’”综合实践活动,完成题目。

【课内精读】

  1. 作者按照空间顺序介绍核舟。

  2. 雕刻家的高超技艺主要表现在:用料体积小、所刻东西多、刻画细腻逼真。

  3. 雕刻家把苏轼《赤壁赋》《后赤壁赋》中的名句分刻在船舱左右的小窗上的作用是与第一段“大苏泛赤壁”相照应,暗示是在游赤壁,与核舟的主题相切合。

【拓展阅读】

  1.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。

  2. 用现代汉语翻译语句。

  3. 比较王叔远和顾长康的技艺特色。

【参考译文】

太傅谢安说:“顾长康的画,是自有人类以来所没有的。”顾长康给裴叔则画像,脸颊上多画了三根胡子。有人问他原因,顾长康说:“裴叔则俊逸爽朗,很有才略,这恰恰是表现他的才略。”看画的人寻味起画像来,确实觉得增加了三根胡子更有气韵,远远胜过还没有添上的时候。顾长康画谢幼舆的像,把他安置在山崖乱石中。有人问他什么原因,顾长康说:“谢幼舆说过:‘在一山一水间游乐,自以为超过他人。’这位先生应当置身在山崖沟壑中。”顾长康画人物画,有的时候画完之后几年都不去画眼睛。别人问他原因,他说:“人身体的美丑,没有什么特别微妙之处;真正的传神之笔,正是那眼睛。”顾长康谈论作画时说:“要画出‘手挥五弦’的动作很容易,要画出‘目送归鸿’的神态就很难。”

转载请注明来自英斯泰特公司网站,本文标题:《八语下第11课《核舟记》魏学洢.原文 +诵读+知识点+课件+习题 》

百度分享代码,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