难之十二(关于传统文化)

难之十二(关于传统文化)

见紫榆 2024-11-14 百科资讯 246 次浏览 0个评论

难之十二(关于传统文化)

标题: 传统文化:消逝中的遗憾——从“短褐穿结”说起

内容

难之十二(关于传统文化)

在广州的那个记忆深刻的时刻,小孙子还在小学二年级。当时,广州市的语文教材上,贺知章的《回乡偶书》中的“乡音无改鬓毛衰”的“衰”字,竟然被注音为“shuai”。这个字的正确读音应该是“cui”,但在教材中却标注了错误的拼音。作为一位对教育有所研究的人,我对此事深感无奈。我曾与老师探讨,他们虽然不知道“衰”在这里是通假字,通“缞”(一种粗麻布做成的孝服),但一直以来都念作“cul”。

难之十二(关于传统文化)

随着时间的推移,到了初中二年级,孙子在朗诵《五柳先生传》时,居然将文中的“短褐穿结”的“短”字仍读作“duan”的原音。我对此感到非常惊讶,因为“短”在这里应该念作“shu”,这是一个通假字,通“裋”(音竖),是古代僮仆穿的衣服。如果“褐”(短衣)前再加上形容词“短”字,那么此处就成了多余的文字。

我深知古人治学的严谨性,尤其是像陶潜这样的文豪,是不可能犯这样的错误的。因此,我决定给孙子的老师写一封信,希望他们能更正这个错误。然而,老师却否认了这一点,坚称“褐”并不是短衣,而是粗布麻衣。这所学校是广东省最顶尖的中学,老师都是顶级的,但我对此感到失望。

在所有的工具书上,我都找不到“短”通“裋”和“褐”是“粗布短衣”的答案。最后,终于在“上海辞书出版社”出版的《辞海》中找到了答案:“褐,兽毛或粗麻布制成的短衣,古时贫贱人所服……”此外,在1984年出版的“岳麓书社”出版的《古文观止》之《五柳先生传》文中,“褐”也解释为“粗布短衣”。在《辞海》中,“短”的注释中,短通裋。并解释是:“短褐,应念shu he。”而竖褐的解释是:“短褐,亦作竖褐、裋褐。古时贫苦人家穿的粗布衣服。《史记•孟尝君列传》:’亡不得短褐。’ 司马贞索隐:'短音竖,竖褐,以褐衣而竖裁也,以其省而便事也。’ 陶潜《五柳先生传》:'短褐穿结,箪瓢屡空,晏如也。’ ”《辞海》解释裋说:“古指僮仆所穿的衣服,见’裋褐’。裋褐:即短褐……”

找到答案后,我立即让孙子看,并嘱咐他,传统文化千万不能丢失。然而,我心中的五味杂陈,让我深深地感叹,这传统文化,用不了多久,将会断送无遗,岂是一个“难”字了得!

转载请注明来自英斯泰特公司网站,本文标题:《难之十二(关于传统文化) 》

百度分享代码,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Top